
2014-11-16阅读:2042
■文/罗小钢
一、广州物业管理概况
广州凭借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近水楼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承担起香港物业管理进军大陆的“桥头堡”作用,与深圳一起孕育了中国物业管理的萌芽,开创了中国物业管理之先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广州物业管理历经了三十多年的风雨洗礼,三十多年的艰难前行,从当初脆弱的幼芽发展到如今的根深叶茂。目前广州的物业管理企业共有1817家,一级资质企业50家,二级资质企业125家,已实施专业物业管理的项目4803个,服务的物业面积2.8亿平方米,服务市民近700万人,从事物业服务的人员13万人。广州物业管理服务创造产值达全市GDP2.39%,对广州社会经济的贡献不可小觑。特别是广州的物业管理为社会的和谐、城市的文明、老百姓的幸福所肩负的作用日益彰显。2003年的“非典”疫灾,广州陷入重灾区,广大的物业人无惧生死,义无反顾地置身在抗非典前线;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精彩成功,同样凝聚了广州无数物业人的心血汗水、无私奉献。在当今全国上下同心同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广州的物业管理又披挂上阵,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传奇。
二、广州物业管理的特点
1.厚重。广州,孕育了中国物业管理的萌芽,推动了物业管理的发展,为中国物业管理三十年的历史书写了厚重的篇章。可引以自豪的历史有:1979年广州东湖小区尝试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可谓是中国物业管理的先驱之行;1993年的广州番禺工作会议,在中国物业管理进程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96年广州珠江物业酒店管理公司向青岛输出物业管理,也是开创国内向异地输出物业管理先河;2007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物业管理师成立大会,广州物业界见证了中国首批119位物业管理师的诞生……等等。广州物业管理的厚重,不仅仅是三十多年岁月铅华的沉淀积累,更是广州物业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勇气和智慧的生动写照!
2.低调。低调是广州人的个性,或称为处世风格。广州人思想活跃,但言谈谨慎,举止稳健。传承下来的商业文化是“和气生财”、“仁(忍)者无敌”。广州的物业管理界也印上了广州人个性的烙印——低调不张扬。有的企业挣了钱,发了财也不会喜形于色,甚至相反,摆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有的企业,经营有方,管理有道,经验一箩筐,但悄然无声,不显山露水,笃信沉默是金。行业的低调往好处说是谦虚、内敛,可谓之美德;往坏处说是小气、弱儒,缺乏自信。广州的物业管理在社会对行业颇有成见的环境下,因低调的风格不惹事生非而得以自保,也能悄然成长发展……
3.知足。广州的物业管理起步早,起点也高,在内地还没有闻到肉香味时,广州的企业已喝上了头啖汤,正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问题是广州众多的企业喝了汤后就容易满足,守着“三分地”美美地过起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像深圳的企业,抓住内地发展的机遇,大举向内地输出管理,将深圳物业管理的旗帜插遍祖国大地。也正因为小富即安,广州的物业管理缺乏危机感,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转型升级的办法不多。在科技引领行业加速发展的进程中显得滞后,这与广州在中国物业管理界的历史地位是不相称的。
三、广州物业管理亟待奋起
广州物业管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底至九十年代,很是风光,在全国影响较大。时至今日,广州物业管理的领先地位或优势已不明显或不突出。上海、杭州、成都、北京等地的物业管理已经大踏步地追赶上来。这种现状给广州物业管理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广州的物业管理必须打破现状,冲出藩篱,争取在全国同行“一马当先”。
广州的物业管理如何重展雄风,再造优势?
1. 观念更新。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观念是广州物业管理停滞不前的根由。上海物业管理腾飞的一个理念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思想意识虽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个行业如果没有想干事、干大事的意识,如果没有一种积极进取、昂然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个行业断然是没有前景希望的。广州的物业管理需要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更新观念,放眼天下,四海创业。如此,广州物业管理才能跳出“温水煮青蛙”的悲剧,迈出不同以往的新步伐。
2. 产业升级。广州三十年的物业管理基本沿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模式,劳动成本大,劳动附加值低,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佳。一个行业不具备创富能力是没有希望的行业。广州物业管理亟待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纵向延伸房地产业链各个环节,横向覆盖消费者多样需求,实现产业升级。在信息化、智能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广州理应在全国物业管理产业转型升级中走在前列,成为排头兵。因为广州是物业管理起步很早的省会城市,在许多方面开全国之先河,走在全国行业前列;加上三十年改革开放打造了广州发达的外向型经济,社会对物业管理的理解接受度相对比较高,为广州物业管理的升级换代提供了物业基础的保障和观念支持。
3.政府给力。广州物业管理经过三十年发展能有今日之成果,与政府对行业给予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未来广州物业管理行业要重振雄风、大有作为仍需要政府给力。一是为行业减“负”。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税费负担过重,管理费标准难以市场化,企业效益低微,行业生存尚难,何谈发展?物业管理承担许多城市管理的工作,为政府分忧,政府给予物业管理行业一些诸如减税之类的优惠措施也是顺理成章的。浙江、郑州、安徽、福建等许多地方政府已出台减税政策;二是为行业挡“灾”。社会突其而来的天灾人祸,物业服务企业往往成为替罪羊去承担法律责任和各项损失。2010年广州“5.7”特大暴雨造成水淹车库事件,让没有过错的物业服务公司承担法律责任与指鹿为马的荒诞毫无二致。用有限的收益权利承担无边界的风险责任对行业毫无公平可言。主持公道、扬善惩恶是政府为民执政的前提;三是为行业除“害”。对行业中出现的少数违法违规、侵害业主利益、损害行业声誉的“害群之马”,政府应坚决惩处。除“害”也是法律赋予政府的职权;四是为行业执“法”。物业管理本质是为业主提供服务,对业主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如违章搭建、聚众赌博、乱养宠物等,必须依靠政府各职能部门严格及时执法,将物业管理中的一些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政府的执法给力对构建和谐健康的物业管理大有裨益。
4.行业自律。广州物业管理的成长发展需要政府的给力,需要社会理解,更需要行业的严格自律。广州业界在自律方面总体是比较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不遵操守、诚信缺失、侵害业主利益、恶性竞争等与自律相悖的不良现象,损害了行业的声誉,阻碍了行业的发展。行业应在自律中发展,在发展中自律,使遵纪守法、重信守诺、质价相符、公平交易等商业正道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及行为惯性。如此,广州的物业管理必将梅开二度、再展辉煌。
(作者系中物协副会长、广州珠江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